3Talks 港人自講討論區's Archiver

me2 發表於 2010-2-3 01:40 PM

ALK抑制劑:可能是肺癌的新治療

(科羅拉多) — 標靶治療,包括單株抗體與小分子抑制劑,改變了癌症的治療,現在,很快會新增一種治療方式— ALK抑制劑。
  
  最近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研究中,提及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的致癌性重組。而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與國際肺癌研究協會之肺癌分子起源聯合研討會:個人化預防與治療的前景」中的一篇第1期研究提出正面的結果指出,ALK代表NSCLC的分子治療新目標。
  
  PF02341066、輝瑞藥廠研發的一個口服ALK抑制劑,在ALK陽性病患顯示有效,迄今為止,有31個具有ALK基因重組的 NSCLC病患被納入研究,觀察到的反應率為65%。
  
  科羅拉多大學癌症研究James Dudley講座醫學教授Paul A. Bunn Jr.醫師表示,現在至少有12種可以容易辨識的致癌基因,可能有新的治療製劑可以對抗它們,ALK是一種致癌基因,而且,對肺癌而言,它不是因為突變造成,而是與另一個基因融合。
  
  這個染色體重組會打斷ALK基因且將它與另一個基因融合,導致造成致癌性的ALK融合基因,然後,這些基因會促進細胞增生與存活。
  
  未參與該研究的Bunn醫師表示,就我的觀點,根據這些資料,這個藥物應可被准許在全球使用,但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為,資料還不夠而無法核准,所以現在正在美國開始一個隨機試驗,在該試驗中,將隨機讓病患接受此研發中的藥物或標準化療。
  
  Bunn醫師也指出,雖然PF02341066顯示可以比標準化療誘導更多反應,但是它不具治癒性,他推測,想必病患很快就會發生抗藥性。
  
  【正確的藥物用於適合的病患】
  根據研究作者表示,ALK是一個「受體型酪胺酸激酶」,在發育中神經系統的分離區域正常表現,在10多年前,異生性大細胞淋巴瘤上首次描述染色體2的短臂上的致癌性ALK重組,之後,在其他惡性腫瘤也有發現,包括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以及惡性組織球增多症,還有多種實質腫瘤也有,包括發炎性肌纖維母細胞瘤、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神經母細胞瘤以及最近提出的NSCLC。
  
  第一作者、科羅拉多大學胸腔腫瘤計畫臨床主任D. Ross Camidge博士解釋,NSCLC上的ALK重組相對較罕見,在不特定的NSCLC病患中,ALK基因重組的發生頻率約為3%至5%。
  
  Camidge博士解釋,除了聚焦在特定的分子標靶,本研究代表藥物從實驗室轉到人類試驗的計畫轉變。
  
  他向Medscape Oncology表示,當正確的標靶製劑被適當地用於有該標靶的適當病患時,可以在首次用於人類的第1期試驗中即有效地檢測分子效果假設,這樣聚焦在可以從藥物獲得最大利益的病患,將可以大幅地縮短藥物獲得核准的時間。
  
  ALK基因重組幾乎都發生在腺瘤,各種族之間似乎沒有變異,Camidge博士表示,但是幾乎沒有在鱗狀細胞癌或其他類型肺癌發現過,此外,抽菸量少的戒菸者或未曾抽菸者,發生ALK基因重組的頻率顯著較高。
  
  【早期結果顯示有效】
  Camidge醫師等人在2006年開始第1期試驗,該試驗原本聚焦在有cMET活化標記(人類癌症中最常見的基因改變型酪胺酸激酶)的腫瘤,不過,在劑量調升期時,發現在NSCLC也有ALK基因重組,當時,將證實有ALK基因重組腫瘤的肺癌病患開始被納入研究。
  
  Camidge博士解釋,迄今為止,31名有ALK基因重組、可評估的治療前NSCLC病患被納入研究,在這個世代中,19人有部份反應、1人有完整反應;病患維持治療的中位數為24週。
  
  他表示,還沒有到達無惡化存活的程度。
  
  根據PF02341066的效果,證實了在這類特定的NSCLC病患中,致癌性ALK重組的確是可治療的標靶,這使得PF02341066可以進行隨機的第3期試驗,而不需要另一個第2期研究。
  
  Bunn醫師表示,有其他藥廠也在研究ALK抑制劑,但是進度遠遠落後於此研究,這個特殊的藥物抑制了ALK以及MET,這也是首次發展出的藥物。
  
  【多數腺瘤的基因檢測】
  Bunn醫師指出,這個研究顯示的是,只要有正確的環境設定,研究可以更迅速,肺癌的融合基因在2007年被首次報告,2009年時,對於病患的幫助就被提出,有時候,癌症研究被批評為進展過於緩慢,但是,這是一個可以在兩年後就讓實驗室中的發現對病患產生幫助的例證。
  
  田納西州Vanderbilt-Ingram癌症研究中心肺癌精進研究專案計畫主任、Harold L. Moses講座DavidCarbone醫師強調,基因檢測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就更廣的方面看來,藉由對這些抑制劑的瞭解,我們認為,多數肺腺癌病患應進行例行性基因檢測的重要性日益清晰。
  
  未參與該研究的Carbone醫師表示,這是相當重要的觀點;這些病患都無法用臨床參數確認,而是需藉由檢視某種突變來辨識病患,這類藥物在將來也會越來越多。
  
  美國癌症研究協會與國際肺癌研究協會(AACR-IASLC)之肺癌分子起源聯合研討會:個人化預防與治療的前景:摘要A24。發表於2010年1月13日。

頁: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6.1.0  © 2001-200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