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食療健脾補氣預防貧血
女性很多時候都會有頭暈、面色蒼白、心慌、疲乏無力等現象出現,特別是在生理周期之後,情況更見明顯。這種種的跡象,是否代表已經出現貧血的問題? 不少人會誤以為貧血只是女性才會遇到的問題,事實上,男性也有機會出現貧血。若是飲食不均,營養不良,尤其是節食者或素食者,都可能出現貧血的現象。而在一般的觀念裡,女性因為每個月都有固定的月經來潮,所以會比較容易發生貧血的現象。的確,若是經血過多,常會使體內的血液流失,造成臉色蒼白、虛弱、頭暈乏力,但是這不一定是有貧血的問題,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只是生理周期後沒有及時補充失去的血分,而出現氣血虛弱的情況,與貧血並不一樣。而坊間有不少的補血丸聲稱服用可以補充血氣,但其實無需要胡亂進食坊間的補血丸,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服用不當,可能會得到反效果。 另外,亦有人以為貧血和低血壓或低血糖是同一樣東西。其實貧血與低血壓及低血糖並不是相同的。雖然低血壓及低血糖都有頭暈、心慌、疲乏無力的現象,但低血壓及低血糖卻會使人突然昏厥,血糖突然降低,還可導致腦功能障礙,增加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性。低血壓多與心臟病有關,甲狀腺功能低下亦會引致低血壓。有低血糖但是非糖尿病患者更應特別留意,需詳細檢查身體有沒有出現癌症或腫瘤,而糖尿病患者如服降糖藥不當,便會出現低血糖式休克。 針對「缺鐵性貧血」,患者應在飲食方面多加注意,除要有均衡的飲食外,平日可以多吃含豐富鐵質的食物,例如動物內臟、蝦、蟹、菠菜、紫菜、海帶、黃豆、蘑菇、大棗、龍眼肉等,讓體內有足夠的鐵質來促進血紅蛋白的合成。 除此之外,在中醫治療方面,以養血藥配合健脾補氣藥,能改善消化及吸收功能、增加營養吸收、刺激骨髓造血,有促進紅血球生成的作用,以改善及預防貧血的現象。 貧血── 一般泛指「缺鐵性貧血」,是由於體內缺少鐵質,影響血紅蛋白的合成,尤見於營養不良,大量或長期小量出血人士,其特徵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組織中缺乏可染色鐵。患者除了經常感到頭暈、心慌、疲乏無力等現象外,通常面色會變得萎黃、皮膚乾枯、頭髮乾燥脫落、食慾不振、心悸、呼吸急促、月事不調或閉經等。 thanks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