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自評 新聞公信力跌新低
2006年12月29日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就本地傳媒公信力訪問新聞記者,結果顯示,與5年前的調查相比,記者對香港整體新聞界的評分,較5年前平均下跌0.11分,以10分為滿分計,評分只有6.08分,屬「普通」水平。24個被評分的電子傳媒及報章機構,當中有23間的評分下跌。中大表示,調查結果顯示,新聞公信力評分跌至新低。
中大早前亦曾就傳媒公信力訪問市民,結果顯示,與5年前相比,市民對傳媒的評分大致穩定;不過,昨日公布的第二階段調查,記者評分的結果卻不同。
中大向傳媒機構新聞記者派發問卷,回應者493人,整體回收率55%。調查要求受訪者評分,1分最低,10分最好。調查又指在記者眼中,「香港新聞界的整體公信力在今年創下新低」。電子傳媒平均分由7.08分下降至6.36分;報紙則由平均6.04分跌至5.59分。
評分屬良好以上傳媒僅3家
調查指出,在今年的調查中,24間傳媒機構,獲評7分以上屬「良好」評級者只有3家,而01年前則有7家。而24間傳媒機構中,除了《蘋果日報》,其餘評分全部下跌。電子傳媒分數跌得最多的是《亞洲電視》,下跌了1.03分;報紙方面則是《星島日報》,下跌0.85分。
在評級方面,電子傳媒排名最高是《香港電台》(7.05分);報紙方面,排首位是《信報》(7.1分)。
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教授陳韜文指出,在1990年、1996年、2001年及今年的4次記者調查中,以今次評分最低,他認為這與傳媒機構予人的政治立場,以及傳媒報道時有否渲染暴力色情及煽情的因素有關。
陳韜文說,在政治立場方面,「(傳媒)機構是否有獨立性、予人敢言風格,還是對權力中心自我審查」會影響評分。他說,自我審查可以源於對北京政府、港府甚至財團;評分大跌或可能是因為予人印象「立場不夠獨立,立場靠邊站」有關。
至於市民評分與記者不同,陳韜文解釋說,市民對新聞傳媒的印象及評價往往不及前線記者敏感,因而有「滯後」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