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吃魚有好處也有壞處
[打印本頁]
作者:
koji
時間:
2006-2-17 01:42 PM
標題:
吃魚有好處也有壞處
魚類的保健價值普獲西醫肯定,其特殊價值來自魚肚裡的魚油。魚油含特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ERA和DHA。魚肉供應蛋白質,魚骨供應鈣質,魚軟骨供應構築關節所需的物質,魚肝油供應維他命A和D,魚類食物擁有多元的保健價值。
地球村在天涯處住有愛斯基摩人,地區封閉,少與外界來往,也沒有現代文明所製造的廢棄物污染,海水也乾淨,終生吃魚,飲食單純,其血液裡的壞膽固醇、膽固醇總量和三酸甘油酯含量低,好膽固醇含量高,血液較稀薄,血液黏度較低,心臟和血管疾病少,組織器官不易發炎,這些生理特徵都歸因於EPA和DHA的藥理作用。
EPA 和DHA都屬於Omega-3脂肪酸,是魚油的重要成分,進入人體後,人體細胞利用 EPA和DHA合成第三類前列腺素(PG3)、血栓烷A3和白血球三烯C5,其引發過敏和發炎的藥理作用遠較Omega-6脂肪酸所生產旳第二類前列腺素、血栓烷A2、白血球三烯C4 和白血球三烯D4為弱,血小板也較不易黏成一團。Omega-3脂肪酸又能減少人體細胞自製的花生烯酸產量,從而壓低人體內這四種發炎和過敏性物質的合成量,故對血管有雙重的保護作用。Omega-3脂肪酸的缺點是延緩傷口血液凝固,受傷時流血的時間較長,止血較慢。
文明社會裡的人類,由於肉食種類多,吃魚或魚油不見得一定能使血液裡的膽固醇下降,有些人有效,許多人無效。學愛斯基摩人一輩子專吃魚, Omega-3脂肪酸的益處顯現的機會可能較大。遠洋海水較少受到工業污染,遠洋魚類應較為乾淨可食。許多台灣居民常吃魚類食物後,皮膚和其他器官的過敏反應發生率反而上升,其成因為何沒有人知道,但最大的可能是台灣魚類除了遠洋魚外,更有淡水魚、養殖魚和近海魚, 受污染的機會較大,常吃受污染的魚類,也就常吃進許多過敏原。只要能溶解於水的物質,都有機會跑進水裡,也都有機會跑進魚肚,魚類在水裡受污染的機會比人類陸地上受污染的機會更大。萬物正反面相隨,優缺點並存,一點也不假。
橄欖油的主成分雖不是Omega-3脂肪酸,但只含非常少量Omega-6脂肪酸,在人體內被轉變成花生烯酸的機會很小,長期食用後血液裡的花生烯酸反而減少,因而血液裡的過敏介質(白血球三烯C4、白血球三烯D4)和發炎物質(第二類前列腺素)較少,使血小板黏成一團的物質(血栓烷A2)也較少,故血液較不黏稠,動脈不易硬化。但橄欖油也不能多吃, 否則容易長肥,因為油類是熱量最高的食物。
歡迎光臨 3Talks 港人自講討論區 (http://3talks.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