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一些香港地名的由來 [打印本頁]

作者: vwfl    時間: 2007-2-12 06:52 PM     標題: 一些香港地名的由來

香港

由於沒有正式的文獻記載,所以對香港名字的由來有多個說法。

有人說是早期曾經有一個人稱香姑的海盜女頭子佔領了香港島,所以人們就把這地方稱為香港,但是,我們沒有理由相信人們會以海盜的名字來為地方定名,難道有人願意紀念她嗎?所以這個說法是沒有可能的。

而比較多人同意的是,香港早期是以生產「莞香」而注名的,島上充滿著一陣香味,所以這個南方小島就稱為香港島。[attach]198575[/attach]


西營盤

西營盤位於港島的西環與上環之間。相傳在英人佔據香港之後,就在這個地方建立軍營,由於這個軍營位於港島西部所以稱為西營盤。今天這個地方已經是一個老城區,區內還有一些很有一些很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如高街的舊精神病院和前華人精神病院等,以當中以舊精神病院最為有西洋式的建築風格。[attach]198576[/attach]


赤柱

赤柱的名字由來有兩個傳說,一個是說當地曾經長有很多紅色的樹,那些一棵棵的紅色樹看起來很像一排排紅色的柱,所以就把這地方稱為赤柱(赤字,就是紅色的意思)。另一個說法就是當時那裏有海盜出沒,所以稱為「賊處」(亦有說是因為那裏有個監獄),後來為求好聽又好說,所以才改為赤柱。今天的赤柱已成了一個很熱鬧的遊客區了。

太平山

太平山是香港島最高的山,本來是稱為「扯旗山」的,因為相傳當年曾經有海盜香姑佔領了此山,在山頂上插了一枝大旗杆,後來海盜被剷除,所以就把山改為太平山。

快活谷

快活谷因為興建了香港第一個跑馬場,所以又稱為跑馬地。有人說快活谷的得名是因為那裏有很多墳場,西洋人認為人死後會上天堂、會很快活,所以稱為快活谷,但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來看,這個說法好像對那些先人有些不敬。

也有另一個關於快活谷得名的故事,話說當年那個負責發展快活谷的工程師剛剛結識了一位女朋友,心情愉快,所以就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快活谷。據說後來他負責發展淺水灣時,便與女朋友分了手,所以又把淺水灣改名為傷心灣。雖然不知道這個說法可信性有多高,但總覺得較用墳場來解釋為好。

鵝頸橋

今天的人們說起鵝頸橋,就會想起「打小人」。但有些人卻說要到鵝頸橋「底」打小人,其實這是錯的,因為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那條行車天橋根本就不是鵝頸橋,而是堅拿道天橋,鵝頸橋早已不存在了。

最初是有一條水溝由快活谷流向維港的,由於這條水溝像一條鵝頸,所以稱為「鵝澗」,後來香港政府在這興建了一條橋,便稱為「鵝頸橋」。現在,那條溝已給填平了,所以鵝頸橋也只是一個「虛名」而已。[attach]198577[/attach]


九龍

有人說是從九龍南部向北看,會看到九個山峰,有如九條龍,所以便稱此地為九龍。九龍其實是指獅子山、飛鵝山等以南地區。但中英簽訂北京條約時,當中列明割讓給英國的是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一段土地(也包括昂船洲),界限街以北至獅子山一段還是中國領土,到後來英國強借新界,所以把界限街以北至獅子山一段也一併借給英國,為期九十九年,所以當時的人會把這一段借給英國人的九龍稱為「新九龍」。

南宋末年,宋帝昺曾逃亡到九龍。相傳帝昺曾做了一個夢,夢中有仙女對他說:「當你到了一個有十條龍的地方,你就可以重整旗鼓」帝昺驚醒了,忙問左右此為何處,左右答這裡是「九龍」。帝昺非常沮喪,喃喃自語「要到十條龍的地方,但這裡只是九龍,難道天也要亡我大宋?天啊﹗」可惜帝昺卻沒想起,自己也是一條龍,那麼不是正正有十條龍麼。這個只是一民間故事,試問當時環境又怎會有可能使南宋反敗為勝呢。

九龍城

九龍曾經建有一個九龍城寨,位置大約是今天的九龍寨城公園一帶。古時曾有中國軍隊駐守。本來九龍城寨是有城牆圍著的,但後來日本人佔領香港時,為了擴建啟德機場作軍事用途,就把圍牆拆掉以為擴建的材料。

九龍城是香港歷史上一個很特別的地方。話說滿清政府先後割讓了香港島和南九龍之後,在英人的帝國主意威嚇下,便避迫把北九龍借給英國人,但當中土地並不包括九龍城寨的,清廷理應對九龍城寨持有管治權,不久清廷在城寨曾派駐兵,引起英國人不滿,所以發兵侵佔城寨,軟弱的清廷唯有把官員撤走,但九龍城卻成了「三不管」的形勢。所謂「三不管」是指中國政府、英國政府和港英政府都沒有對此存有政治敏感的地方作管治。直到了一九八七年,中英雙方才達成協議,決定清拆九龍城寨,並興建了今天的九龍寨城公園,以作記念,公園內還保留了當年的衙門、大炮和一些文物。[attach]198578[/attach]


九龍仔

相傳是當年的官員在城圖上看到這個沒名字的城方,位於九龍城和九龍塘之間,像兩個成年人和中間一個小童在手挽手,所以就隨口說這個地方為九龍仔。

紅磡

紅磡的地名由來是存在著一個詭異的故事。相傳當年開發這個地方時在動土時,忽然在地下噴出大量紅色的液體,由於是血紅色的,時人認為是血水,所以請來高人查看,高人建議在那個地方建一觀音廟,就在觀音廟落成那天,那些紅色液體便沒有噴出來。但也有人認為那些液體只是一些地下的礦物質而已。

新界

新界就是新租界的意思,因為這裏是英國人繼香港島及九龍半島以南土地之後,於一八九八年,與清廷再簽訂《拓展香港界址專條》新租借的地界,故被稱新界。新界包括大嶼山及其他一系列離島。

大埔

相傳大埔這個地方,古時稱為「大步」。怎麼會有這麼的一個名字呢?原來以前這個地方是有很多猛獸出沒,如老虎等,所以人們出外時都要大步大步地走,所以稱為「大步」。後來沒有了猛獸出沒,慢慢地就把這地方說成大埔。

屯門

屯門就是「屯兵之門」的意思,古時真的有大軍駐守在那裏的,所以稱為屯門。
 
馬鞍山

馬鞍山的名稱就因為有一座很像馬鞍的山座落在此。[attach]198579[/attach]

[ 本帖最後由 vwfl 於 2007-2-12 06:54 PM 編輯 ]
作者: 摩連奴領隊    時間: 2007-2-12 07:22 PM

仲有
轉貼

觀塘
最早歷史記載可以追尋至南宋。當時觀塘一帶建立了一個官方鹽場,名為「官富場」,並由鹽官主理,是當時東莞縣內四大鹽場之一。南宋孝宗隆興元年 (1163年),「官富場」產鹽量未如理想,曾一度廢置,後來因鹽產量回升才恢復設置。

元朝時期,「官富場」被改為「官富巡司」,於明朝時則被改為「官富巡檢司」。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清朝政府為了防止沿海居民接濟位於台灣的鄭成功政權,因此實行遷界令,逼使沿海居民向內地遷界五十里,鹽場亦因而被廢置。雖然遷界令於康熙八年 (1669年)取消,但由於遷來的居民不熟煮鹽,鹽場無法恢復昔日的規模,其後最終也被廢置。

這個鹽場為該地區帶來「官富」一名,亦有居民稱之為「官塘」(官富鹽塘的意思)。1953年至1954年起,港英政府開始發展該地區成為香港主要工業區,開始使用「觀塘」一名。1979年,香港地鐵通車,並設「觀塘站」,使觀塘成為該區的最普遍稱呼。


藍田

1841年在附近的香港島的殖民化之前,藍田屬於九龍灣鹽田的一部分,隸屬東莞縣或新安縣之下。由於九龍灣鹽田鹽產豐富,於是海灣附近的居民便逐漸變得富有。逐漸,鹹田山成為了村莊。鹹田村的農業活動和附近蘇茅坪的礦產都開始了。(蘇茅坪又稱掃墓坪,因為名稱忌諱最後被改名秀茂坪。),區域逐漸成為了一個漁產,農產及礦產會集的村莊。

這盛況持續了多年,直到香港被英國佔領為殖民地(參見香港歷史) 。在英國統治下,九龍灣鹽田被放棄,改建為啟德機場,而不再產鹽的鹹田村亦被改名為藍田村。隨著戰後港英政府在藍田興建公屋藍田邨,藍田自七十年代起成為一個家傳戶曉的公屋區,一直至今。
作者: koji    時間: 2007-2-12 10:13 PM

very detail
作者: 亡心    時間: 2007-2-15 11:54 PM

wa>..唔睇真係唔知添
xdd
作者: jackyfoxs    時間: 2007-2-16 09:45 AM

都很清楚,
作者: fck1955    時間: 2007-2-24 01:40 PM

真係唔講都唔知,多謝!




歡迎光臨 3Talks 港人自講討論區 (http://3talks.com/) Powered by Discuz!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