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轉貼] 陸羽仁 blog (5天更新)(更新至8月7日)


紙上談兵 (2008/08/04)



周末網友小兵卒問了一個「財富消失」的問題, 很有意思,可以研究一下。

小兵卒問:「陸 Sir ,您好 ! 不記得在哪裏看過, 世間上的財富是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掉的。美國這次的次按風暴, 大筆撇了賬的財富去了哪里 ? 是哪些人/企業/國家是這次的大贏家呢 ? 他們又會怎樣利用這筆財富呢 ? 會不會是捱過這次低潮後, 這筆財富又會重新在世界的各類市場上流動呢 ? 謝謝 !!

網友大笨袋鼠答咗幾句:「小兵卒,雖然唔係全部情況如此,有好多消失嘅財富只係紙上富貴,尤其是『mark to market』,只係價格一個,不一定有價值。你手上本來一蚊買來一枝水筆,有條友傻傻地一億買咗一枝,這一刻你都可以話你有一億身家啊。這是撇賬其中一個原因,之前上升入賬為利潤,現在下跌就要撇。其他的,可以係借咗錢啲人唔還,可能係買貨貴買咗,要重新估值,呢啲財富就去咗第二度。唔知仲有無其他原因…… 我等緊『紙上貧窮』,一來希望自己EQ頂得住,二來其他人頂唔順,咁我就可以執到有價值嘅嘢。」

大笨袋鼠講的「紙上富貴」,是我想講了很久的問題。要睇財富如何消失,先要睇財富如何產生,可以先由全球貨幣的主要根源講起。全球最主要的硬貨幣是美元,自從美國取消「金本位」制度之後,發行美元再也不用黃金儲備支持,美國就可以無限制地發行貨幣,美國印銀紙就可以在全世界無限制地購買貨品及服務,你話幾好,當然,她要人家對美元有信心才成,背後就需要全球最強勁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去支撐。

聯儲局發行貨幣,通俗點講就是泵水入市場,就有衍生貨幣及財富的效應。聯儲局泵水通常有兩種形式,第一是美國聯邦政府唔夠錢用就發行國債,聯儲局直接購入,聯儲局大筆一揮,寫出支票,就產生貨幣。美國的銀行借貸要有10%儲備支持,聯儲局泵水1美元入市場,銀行就可以用這1美元借10美元出街,貨幣就此大幅衍生。第二個方法就是所謂「公開市場操作」,聯儲局在市場買入國債,由於它也是寫支票去買,同樣會衍生貨幣。當市場資金增多時,較多資金追逐不變的資產,按經濟學的供求定律,資產價格就會上升,你揸住公司股票,佢o既賺錢能無變,但股價就「無端端」升了(其實是有端端的,就是上述貨幣增生的原因),財富由是產生。再配合埋利息政策,降低利息,令借貸成本減低,好容易就令資金快速流動、增生。

貨幣去到銀行,就有100個方法再衍生,例如按揭,好耐以前,銀行借出按揭貸款,揸住借款業主的一個債權,就無資金再借了,後來出現房利美和房地美那樣的按揭證券公司,把優質的按揭從銀行買走,包裝成按揭證券(其本質是債券)賣出街,銀行拿回錢,又可以再做借錢俾人的生意,銀行左手來右手去,只賺息差,貨如輪轉,生意可以做大好多倍,樓市在資金支持下亦會好旺。但銀行亦有差一點的按揭,但過去無機構會買這些次按,銀行借出的錢就責死了,例如借10美元按揭出街,有5美元係次級按揭,唔可以賣俾人證券化,這5美元就變成不流動了。不過後來金融機構經過發明創新,好有創意咁把質素差的次按和好的債券打包在一起,次按只佔少數,這個全新包裝的產品又攞到AAA的評級,好保險的投資者都可以買。這個過程就如買豬肉搭豬骨那樣,唔覺意就把全部豬骨賣埋出街,過去不流動的次按貸款,又變成流動了,銀行的信貸就此不斷衍生,這就是所謂「槓桿化」。

  現今社會,已經好難分開什麼是「紙上富貴」,什麼不是「紙上富貴」了。美國聯儲局自2002年911事件後,為防股市下滑,大力放水,造就了美國股市和樓市的繁榮,錢去到金融體系,衍生再衍生,不斷透過槓桿放大,這就是所謂泡沫了。我們看著大樓起,看著大樓塌,美國樓市崩潰,次級按揭由於以十成或接近十成按揭方法借錢,樓價跌20%、30%,次按自然一錢不值了,正如美國參議員在國會質詢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問題,為什麼美國可以容許毫無還款能力的借貸人,實際上借到十成按揭去買樓?現時才說要立法禁止這個等如銀行業控制風險的ABC問題,還要2009年底才完成立法?伯南克都唔識答,可能佢心裏會話,問佢上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好啲,呢啲嘢係佢搞出來o既。美國信貸之鬆馳,由此可見一斑,亦因為這樣,當投資人回歸現實時,和次按債券所有有關證券,一夜之間就變得不值錢了。

  通俗點講美國金融業搭起咗一個「大雞棚」,這個雞棚一夜間搖搖欲墮,財富開始被蒸發,美國金融機構眼見自己的資產真的變成「紙上富貴」,你估佢地點回應呢?
陸羽仁

TOP


紙上富貴(2)(2008/8/5)


商品急瀉,由於憂慮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商品的需求,令商品市場出現三月以來最大跌幅,油股下挫亦拖累美股繼續第三日下跌,杜指一開市就跌,下午曾一度倒升55點,但尾市回落,杜指下跌42點,跌幅0.4%,跌到11284點。油價下跌令能源股自5月20日的高位回落了20%。
  追綜19隻商品的CRB商品指數錄得3月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跌了3.4%,這個指數7月已跌了10%,是80年3月以來最大的單月跌幅,顯示商品價格在急促調整中,商品大跌主要因為市場擔心全球經濟惡化和供應增加,推低價格。

  可可豆跌幅最大,昨日跌了9.5%,跌到6個月低位2712美元一噸;天然氣最多跌8.3%,原糖最多亦跌6.5%。油價一度跌超過5美元,令油價跌穿120美元一桶,最後跌3.67美元,收報121.41美元。

  商品價格大跌引起一個關注,究竟這次跌價是商品在大升市中的調整,還是在經濟衰退預計需求減少時,商品熊市已靜俏俏地開始了?我們當然希望油價已過高位,踏入熊市,長線向下,是否如此,仍有待觀察。
  昨日講到紙上富貴和財富消失的問題,在美國聯儲局大力放水和美國金融機構全力發明次按新產品下,信貸不斷擴大,但到這個形勢一逆轉時,以聰明見稱的美國銀行家,一時間也應付不過來。據美資大戶話,在去年風暴之初,好多銀行唔願意將次按產品的價值大幅估低,例如次按原本值1美元,大部份銀行只願意將估值降到0.7美元,但其實那時不把價格大幅降到0.25美元,根本成交唔到,但銀行家不願意接受次按投資唔見咗75%價值,所以不單低估了自己資產的貶值幅度,亦因為要價太高,不能及時止蝕,結果仲輸得多。他們不但錯過了最好的出貨時機,亦由於無止蝕,自然亦沒有反手造淡(正常炒手止完蝕都可能會反手),在不斷下滑的市場就蝕到應,結果好多銀行和證券行都要一季一季咁公布大筆撇帳數字,就係咁o既原因。
  網友小兵卒問咁多銀行蝕大錢,咁邊個賺錢,最直接的答案是揸貨的人輸錢,沽貨的人賺錢;但更複雜的答案是當市場泡沫吹大時,身在市場中無走的人,只是賺了紙上富貴,到泡沫爆破時,絕大部份人都輸錢。
  美國四大投資銀行,只有高盛沽空了次按相關產品賺錢,其餘三大行都要輸,貝爾斯登更輸到要俾摩根大通食埋。而四大銀行更是間間蝕大錢,無聽到邊問賺錢。若在次按風波爆鑊之初,能沽哂手上的次按產品,並反手沽空這些產品者,就直接因沽貨而賺錢。
  
  但每逢大跌市,你都會感覺到,大部份人都在輸錢,原因是泡沫爆時,信貸由擴張變為收縮,錢的總量減少,自然好多人輸錢。舉例而言,市場在正常信貸狀況時有100元總資金,信貸款寛鬆後,市場的資金可以增加到300元,資金升到300元時,資產少量成交都可以造到高價,好多人持有資產無買無賣,都因升值而富貴了,以上面的例子計,如果資產價格和資金供應成比例地上升,資產持有人乜都無做過,無買無賣,資產都可以升值200%!
  
  到泡沫爆破信貸收縮時,市場的資金不單可以打回原型,更可以跌到突,可以跌到得番80元,若資產價格下跌和資金減少的幅度同步,資產持有人升市跌市都無買賣,資產也可以跌價20%。你可能會問市場資金為何會減少?以美國為例,金融市場有災,銀行有錢都唔敢借出街,聯儲局已不斷放水令市場有較多資金,奈何銀行繼續唔敢借錢出去,信貸仍會緊縮。
  
  如果講到散戶,他們的慣性是在市場膨脹時加大注碼買嘢,當市場資金處於100元的水平時,因為資產價格波動好少,買嘢的意慾不大;但當市場資金升到300元時,資產價格日日升,股民就會受刺激加注買嘢,千祈唔好以為沽咗貨那些人好著數,沽完見資產價格再升,好多沽咗貨的人都會買番突,結果在大牛市頂位能成功清倉走人的絕無僅有,普通人唔加注都偷笑,沽到少少貨都算冷靜了。
  
  到信貸收縮時,帳面上會令絕大多人輸錢,除非你沽清貨淨持現金,否則無法避免下跌之災,這個由300元縮到80元的過程,會令大量帳面財富消失。
可能你會問,唔計帳面,只計實數,那麼誰把錢賺走呢?計實數要有成交,一買一賣才有成交,只有真正淨沽貨出街的人,才會賺錢,包括高位減持實貨的人,包括沽空者,還包括發行新證券在市場上市的公司或政府,散戶好多時就是和這些大機構對賭。

陸羽仁

TOP


兩難之局(7) (2008/8/6)


  美國聯儲局議息後維持利率不變,表示預期今年底至明年「通脹變得溫和」,令市場估計今年內不會加息,再加上油價進一步回落,美股大力反彈,杜指大升331點,升幅2.9%,升到11615點,又衝到11600點樓上這個近期反彈浪頂。交易員預期聯儲局今年其餘時間會維持利率在2%,亦令金融股大升5.1%。香港打8號風球上午無市,但日股早段就升220點。

油價跌2.81美元,跌到118.6美元一桶,因為市場炒作全球經濟放慢會影響原油需求。粟米和白金帶領商品下跌,商品炒家開始擔心工業和能源需求減少,會拖低這些商品的價格。

  聯儲局把今次反彈浪推上高潮,聯儲局公開市場委員會在議息後的聲明說:「勞工市場進一疲弱,緊縮的信貸環境,樓市持續萎縮,以及高升的能源價格,皆會影響經濟增長。」

  聯儲局官員話,他們繼續預期通脹會放緩,但承認物價前景非常不明朗。「雖然經濟下滑的風險仍然存在,但通脹上升的風險仍然是委員會的重要關注。」公開市場委員會成員、達拉斯儲備銀行主席Richard Fisher第5次反對委員會的主流意見,認為應該加息。

  表面睇聯儲局的聲明兩面平衡,同樣憂慮經濟下滑和通脹上升,但它傾向擔心經濟下滑多一點,在加息和不加息的兩難中,選了維持息率較長時間不變。MKM Partners LP 的首席經濟師Michael Darda點出聯儲局聲明的微炒變化,最明顯的是6月議息後的聲明話「經濟下滑的風險正在減退」,今次聲明把這句話移去,等如承認信貸市場又再出現問題,等如隱晦地調低增長的前景,意味著要把加息推遲。

  聯儲局在上次6月25日議息後,美國經濟前景的確轉壞了,雖然政府在4至6月間派出780億美元的退稅去刺激消費,但上半年的 GDP增長平均只有1.4%,通脹率在6月底以年率計升到5%,失業率升到5.7%。整體是一幅走向衰退的圖畫,聯儲局別無選擇,只能以關注經濟增長為焦點。

  聯儲局議息後,市場對今年加息的預期進一步減退,以利率期貨交易價格推算,原本有68%市場人士估計9月議息會維持利率不變,昨日增加到75%,而估計10月議息亦維持利率不變的人數亦由48%,增加到56%。鄧普頓基金執行主席麥樸思更估計,聯儲局還可以把現時2厘的利率降到1厘。

  現在能源和商品下跌,通脹有少少放緩,聯儲局仍有不加息支持增長的空間。陸羽仁主觀上當然希望油價長期下跌,減少環球通脹,令萬民受益,但油價及商品現時的下跌,到底是牛市的調整還是熊市的開始,還要觀察,若商品跌完再升,美國通脹再急上,聯儲局可能想唔加息都唔得。

陸羽仁

TOP


兩難之局(8) (2008/8/7)


美股繼續反彈,把指數推至上月中下跌後的高位,思科盈利優於預期,帶動科技股急升,而汽油庫存下降亦推高煉油股股價。杜指第二日上升,漲40點,升幅0.4%,上到11656點。但日股升咗一日後,今早回吐,早段跌130點,跌幅1%。

杜指郁得唔多,但好多大股上落都好大,思科因業績理想升5.7%;美國西部最大煉油商Tesoro Corp升12%;美國最大煉油商Valero Energy Corp.升7.3%;美國第二大債券保險商Ambac Financial Group因為會計制度改變帶來8.2億美元盈利,股價大升24%;第二大按揭貸款公司房地美公布第二季虧損8.2億美元,差不多是市場預期的兩倍,更宣布會把股息由25美仙減到5仙或以下,股價大跌19%。這些大公司股價也是10%以上咁上落,都幾得人驚。

美股收市後,AIG公布連續第三季虧損,幅度大於市場預期,這間以資產計全球最大保險公司宣布截至6月底季度虧損為53.6億美元,主要因為和房貸有關投資的撇帳吃掉盈利。去年同期AIG有42.8億美元盈利。即使AIG不計投資收益損失,季度虧損也達13.2億美元,比市場平均預計的12.8億美元虧損為高。業績公布後,AIG股價在延長交易時段跌8.2%。

  美國透過弱美元政策,把衰退輸出到日本和歐洲等主要貿易夥伴,日本政府昨日首次承認,經濟正在惡化,等如宣布該國這次二戰後最長的復甦已經完結。日本內閣商業統計官員話,日本經濟好可能已進入衰退。

  我話美國輸出衰退,有網友唔知點解,道理好簡單,美國透過把美元貶值三成,降低自己出口的成本,刺激出口,令貿易赤字大幅收窄,藉出口增長來改善自身疲弱的經濟。但弱美元有副作用,會刺激起全球性的高油價和高通脹,因為美元貶值,投資者把資金轉投能源和商品,令它們價格大升,能源和商品是主要的產成本,他們的價格大升,激起全球通脹,但由於美國本來因經濟衰退而有通縮,刺激起通脹正好抵銷其通縮,所以直至目前通脹對美國的威脅不大,但對其他本來已有通脹的國家,威脅就好大,高通脹直接帶來衰退的憂慮,減慢本土的投資和消費,再加上出口到美國又減少,經濟那能不下滑呢?日本是一個出口型經濟,正面對這種困局。

  日本在90年代因為日圓升值進入漫長的衰退期,直至2002年完結,之後6年日本經濟以2.2%的平均年率增長,但目前增長期已結朿,正陷入滯脹的風險中,即是通貨膨脹,經濟停滯;日本雖然仍未出現連續兩季的負增長,但企業因為盈利倒退,已被逼減產,減少投資和裁員。尤幸目前估計日本這次衰退,應屬較溫和的衰退。

  衰退重臨又逼日本政府面對兩難抉擇,他們原本打算大力削減赤字,希望到2011年政府財政收支平衡,目前看來都要放棄削赤計劃,日本內閣剛剛重組,新內閣正計劃推出舒緩措施,大灑金錢幫助人民和公司對抗高油價高通脹,看來財政赤字唔惡化已經偷笑。由於日本利率太低,沒有什麼減息的空間,本來話經濟好轉要加息,但而家都無呢支歌仔唱。日本好難運用利率政策調控經濟,唯有透過財政政策,但由於衰退殺到,財政政策以放水為主,經濟轉差,赤字增加,日圓的前景就認真唔靚仔啦。

  在這種形勢下,日圓下滑,今早美元兌日圓造109.41圓,唔係美元強,係日本經濟跟著美國轉壞,日圓自己走弱。其實歐元也有類似狀況,今早造1.5429,歐洲經濟亦唔靚仔,美國佬已把全世界拉落水。
陸羽仁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TOP


美元見底? (2008/8/18)


外遊了一星期,無法轉貼. 現已回來.五天更新


  美元近日走勢異常凌厲,不斷向上突破,今早略為回軟,從3日高位回落,在美國公布房屋和通脹數據前夕,市場有點擔心數字太差,會令美國聯儲局將加息決定推遲,令美元有壓力。

  美元回軟亦和油價有關,《華爾街日報》報道,由於油價下跌,石油出口國組織下月初在維也納開會時,將會討論減產,消息令美元跌油價升。美元兌日圓上周五在紐約市造過110.66圓(自今年1月2日以來的高位),在紐約收110.53圓,但今早在亞洲市,美元兌日圓回軟至110.34圓。而歐羅的走勢亦接近,在紐約市美元曾造1.4647的高位(自今年2月20日以來最高),但今早回至1.4688。

從芝加哥商品交易商買賣的利率期貨價格顯示,一個星期前有18%相信9月聯儲局會加息0.25厘,但而家進一步下跌至14%。而一星期前還有37%人相信12月會開始加息,但而家跌到25%,顯示交易員睇淡美國在今年內加息的前景。

如果貨幣的價值是受經濟基礎、貨幣供應和利息走勢左右,美元最近的走勢,卻和這三種條件背馳,美國經濟差是人所共知的事實,聯儲局連番救市亦令貨幣供應上升,睇番利息走勢亦無人相信短期內會加息,但美元偏偏急升。

你睇反映美元兌6隻主要貨幣匯價的美元指數,上周五收77.18,再創新高,可以話係破哂位,若以半年走勢計,美元指數上穿74.5時,已穿升今年幾個反彈浪頂,是破位向上的走勢。你唔信短期走勢,要睇長啲,睇美元兩年走勢,當美元指數升穿76時,亦是升穿長期下跌軌的頂部,是走勢逆轉的指標。

陸羽仁相信,美元指數的走勢圖,正好解釋了近日美元急升的原因,因是外匯炒家,一定會睇住美元兌其他貨幣的走勢圖來做人,一見美元升穿重大技術位,若造淡了美元,但毫不猶疑落市價盤打靶,當大量市價盤湧現時,就會令美元急升,你睇美元圖過去這一兩星期升勢極急,一棍一棍咁升,就係呢啲止蝕盤造成,呢個世界有太多人睇淡美元,而且係用大槓桿沽美元,一旦以油價為首的商品從高位回落,就會觸發大量止蝕盤,要等在現價水平附近的止蝕盤清得咁上下,外幣兌美元才有望回穩。

我諗全世界都關心美元到底是反彈,還是見底回升,我向一個經營跨國企業的大老闆求教,佢在美元跌到殘時,一度認為沽過籠,佢做大生意收錢時選擇收美元。但最近他的觀感已變,見到美元升得咁勁,就話佢認為美元只是反彈,並未轉勢,原因亦很簡單,美國經濟未掂,美元未有根本轉勢的基礎條件,所以近期只是美元的巨型技術反彈,是跌過籠所致,將來美元還是要反映番基本因素。所以近期他做交易時,又開始選擇收番其他外幣,唔收美元。

不過請記住,以上分析只屬中長線分析,但以好近期的走勢看,美元仍在反彈浪中,若你是短炒,到止蝕位只能打靶,無得信基本因素分析,無得一路賭落去。

陸羽仁

TOP


房災 (2008/8/19)


    美股又插,市場擔心按揭證券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最終要美國政府直接注資救助收場,令現有股份變得毫無價值,兩房股價大跌,拖累金融股下滑。杜指跌180點,跌幅1.6%,跌至11479點。

  美股早前在反彈高位11600至11700點俳佪了一陣子,然後下滑,但昨日跌市紐約交易所成交了9.7億股,10億股也未夠,跌市成交不大,跌勢未全面確認。由7月15日的大跌後反彈至今,美股已彈了超過一個月,未來要看股市會否進一步滑落,兼且不能重上反彈高位,若出現這種狀況,就確認呢一個熊市中的反彈次走勢完結。

  房利美昨天跌了22%,房地美跌了25%,跌至17年的低位,主要源於財經雜誌《巴隆氏》的一篇文章,《巴隆氏》話布殊政府預計這兩間政府支持成立的公司將不能從市場集資,以填補其信貸虧損,最終結局要政府大幅注資。兩間公司起碼要籌集100億美元資本來支持運作,但它們的股票總市值遠低於這個數字,由於股價太低,令它們無法以正常配股集資的方法搵到足夠資本。

  《巴隆氏》引述布殊政府消息人士話,政府計劃以納稅人的錢去支持兩房的集資計劃。美國房屋按揭市場總值12萬億美元,兩房直接持有或擔保當中的42%,即5萬億美元,假設這些按揭平均是九成按揭,美國樓市跌兩成,這5萬億貸款已減值超過一成,馬上要撇掉5200億美元,美國樓市跌得更深,兩房就更入肉。
  
  要支持這種規模的公司,集資數額之大可想而知。《巴隆氏》估計兩房要發行巨額的優先股給聯邦政府,換取政府注資,而政府持有的優先股將有優先收取股息的權利,在公司倒閉時亦有優先分錢的權利,大量發行這類優先股,意味著原有股份的價值會跌到很低很低,所以《巴隆氏》的報道出街後,兩房的股價會急跌超過兩成,若這個計劃最終成為事實,估計兩房的股價未跌完。
 
  陸羽仁好喜歡研究消息的來源,以及放料者的動機,《巴隆氏》的報道引述布殊政府的不具名消息人士,來源肯定不是普通人,我們也不能假設是《巴隆氏》和這個消息人士特別老友才可以獲得這條消息,只能估計布殊政府有意放料,以減少消息真正面世時的衝擊力。

  《巴隆氏》消息出街時,美股仍近反彈浪頂,美元走勢仍強,油價和商品價格回落,咁o既環境有一定的抗跌力,最啱放壞消息出街,以消減壞消息的殺傷力。若我係兩房的股東,一等兩房股價定一定或彈一彈,就馬上沽貨走人,政府放埋水俾個機會你出貨你唔去出,到消息真正出街時,想走都走唔切了。

  巴克萊資本的債券策略分析部主管Ajay Rajadhyaksha話,佢都相信兩房最後會由財政部打救收場,相信非常非常可能在第三季結朿前發生(即9月底前)。沒有政府資助,兩房好難完成集資計劃。

  美國樓市危機還在深化中,今中一度現出的信貨市場轉機,隨著房利美和房地美出事,又成泡影;如今還兩房在美國政府支持下自行集資的希望也開始幻滅,兩間公司正步向等同國有化的結局,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曾經估計,兩房要全面國有化,經過完全重組後,拆散成5至10間細公司再上市,現在看來,這種可能性正在增加。

  美國金融體系還在排期去做開腦這種大手術,你唔好期望佢明天可以康復出院了。

陸羽仁

TOP


兩難之局(10) (2008/8/20)


    美股連續第二日下插,新屋動工數字差過預期,而生產物價指數按年增加9.8%,再燃起滯脹之憂。最大的按揭證券承銷商雷曼兄弟急跌13%,因為分析員指雷曼要為房貸壞帳增加撥備,帶動金融股向下,杜指跌130點,跌幅1.1%,跌到11348點。
  杜指呢一浪反彈的高位是8月11日的日中高位11782點,而暫時見過的低位是7月28日的日中低位11125點,如果杜指向下擊穿11125點,向下突破,將確認此浪反彈完結,再要向下尋底,照目前的走勢向,反彈浪都唔再玩得太長了。

  美國通脹數字令人擔心,美國勞工部公布7月的生產物價指數按月計升1.2%,6月已升了1.8%,7月再升,而經濟學家平均估計7月只是升0.6%,實際數字遠超預期,7月數字按年計(和去年同期比較)升了9.8%。而不計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生產物價指數升得仲快,按月數字7月升了0.7%,而6月只是升0.2%, 經濟學家的平均估計7月的核心指數按月計亦只是升0.2%,實際升幅同樣遠超預。生產物價上升,勢將蔓延到消費物價指數上去。

  通脹不斷升,慢慢令聯儲局部份成員認為要加息對抗通脹,不能再等經濟好轉才加息。列治文儲備銀行主席Jeffrey Lacker昨日話,金融市場的動蕩不能阻止聯儲局以加息對抗通脹。這是過去5個星期內,第4個儲局成員表達類似觀點。

  Lacker話,要在適當時候撤走低息刺激政策,可能在金融市場回復平靜之前,可能在我們確定所有衰退因素都過去之前,就要先加息了。Lacker係加息派,可能正因如此,他對經濟風險的評估都輕一些,他不認為再有大型美國銀行會倒閉,他有信心大型商業銀行可以渡過難關,但由於有實質的不穩定因素,難免有些小機構會有問題。

  Lacker又對布殊政府處理按揭證券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手法有不同意見,佢唔同意財長保爾森現時想把兩房保持現狀,即是想將佢地保留作政府支持的公司,Lacker認為要將兩房私有化,他同意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的意見,即是先將兩房國有化,執好之後就折散私有化,不再是政府支持的公司。

  美國經濟遇上兩難題,既有通脹,又有衰退。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是學者出身,研究1929年的大蕭條,立論係如果當年政府大力放水減息鬆銀根,當年的衰退將不會那麼漫長。伯南克現時在實踐他的理論,以應付美國這次自1929年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但在現實生活裏,他想政府無限量放水的理論受到挑戰,原來在大量放水下,又會出現通脹、甚至滯脹的問題,現實裏未必可以無限量放水、放到經濟回復增長才停手。

  我估伯南克頂得到都會盡量頂,希望推遲加息,增加經濟抖氣的空間,但通脹真係來得太猛時,聯儲局真係可能被逼在經濟好轉前就要加息。

  處理兩房的不同手法,亦有一個長痛和短痛的問題,保爾森和伯南克的手法,是盡量維持現狀,以減輕短期痛楚。但Lacker和格林斯潘叫政府將兩房先國有化然後全面私有化,就係動大手術,短期痛的,長期會健康啲。如按保爾森的建議,政府不斷注水入兩房,唔知搞到幾時完,甚至等如長期津貼兩房。如果採取最終私有化的方法,就等如根本改變按揭證券公司的運作,它們變成私人公司,無政府變相擔保,借錢成本會高的,會令房貸的利息也增加,但全私營運作,由市場淘汱,不是由政府照保。

  美國次按和樓市危機仍未見底,政府見招拆招,美股仍難逃反覆向下的走勢。

陸羽仁

TOP


救市心理招 (2008/8/21)


美股反彈,高盛估計油價在今年內會重上150美元樓上,摩根士丹利又睇好礦業股,令油股、礦股反彈,杜指上升68點,升幅0.6%,升上11417點。

不過按揭證券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再大跌,約朿了美股升幅,市場繼續流傳美國財政部會全面入股兩房,將現有股份完全攤薄,令房利美股價再跌27%,房地美再跌22%,兩隻股每日20幾個巴仙咁跌,已跌到90年以來的低位,比年初跌咗90%,亦可謂跌到執笠價了,美國股民買按揭證券公司這種政府支持的大公司,最後竟然等如買了一家執笠公司,你在年初講都無人信。美國風暴之深,前所未見。

  講番大陸股市呢次反彈狂潮,摩根大通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發表報告,話大陸將會用2000億至4000億救市,引發股市暴漲,內地議論紛紛,第一個話題係究竟救市之說真唔真。
  過去大陸調控股市,喜用貨幣政策,例如加減息或提高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控制貨幣供應。若今年用2000億救市,就係改用財政政策,都可以話係一種政策轉向。
  陸羽仁靠估,認為阿爺的確有可能用財政政策直接出錢救市,因為一則目前不止股市有問題,經濟都有問題,出口快速放緩,出口廠商大量倒閉,中央的確擔心經濟由過熱滑向過冷。二則今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收入高達3480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3%,遠高於年初制定的財政收入增長14%的目標。既然有錢,自然有用錢救市利民的空間。
  不過陸羽仁認為真正的問題是:假設中央真是動用2000至4000億救市,對股市的作用有多大?我認為若真正出招,長期作用有限,只有短期心理作用。
第一,2000至4000億不是很大的數字,雖然說這個數字等如GDP(本地生產總值)1至1.5%,但內地股市一日成交都有400億、500億,救市資金投入市場未必有放大效應,可能只有部份會流到股市,實際上是杯水車薪,所以政策出台有的主要是心理作用。

第二,大部份救市資金不會直接反映在股市中。傳說中的救市措施包括減稅、穩定國內資本市場以及支援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等。減稅主要支援中小企業,他們面對歐美市場放緩和內地實施勞動法等內外壓力,減稅可以幫補吓,或可阻慢部份企業倒閉,但對剌激經濟的作用有限。至於支持樓市措施,要看具體內容,直覺感覺若能止跌已不錯。直接救市就是所謂平準基金,全世界的救市基金都只可以影響短期走勢,好難影響大勢。所以若政府用鉅資救市,有多少能直接反映到企業盈利和股市中?有另一個有利經濟的因素無人留意,四川災後重建要用1萬億,主要在未來3年反映出來,一年平均都有3300億,而且資金主要集中在基礎建設,對相關企業的盈利貢獻直接好多。

第三,股市升跌有因。內地股市過去兩年炒到6000點樓上,主要是國際和內地熱錢炒作所致,特別今年是奧運年,在早兩年前,內地人更深信在奧運前不會跌,可以放心炒,結果外資撤退,內地資金仍然死守,就被套牢。到熱錢消失後,就講基本因素,未講經濟,先講股票供求,結果又回到老問題,話國有股減持,「大小非」(非流通股份)出籠,將有大量股票供應,更令人心虛怯,要錢唔要貨。若阿爺出招,除非人民幣再升值,否則好難令國際熱錢回流,難以重造一個大升市。

股市久跌必彈,在內地股市等反彈之際,殺出一個救市消息,要看阿爺如何出招,再作分曉。

陸羽仁

TOP


商品急彈 (2008/8/22)


   香港八號風球無市,但外圍商品市場風起雲湧,國際原油價格昨日一度大幅飆升逾6美元,攀見每桶122美元,是兩個月來最大升幅,最後收報121.18美元,升超過5美元,大升4.9%。呢次油價和商品急升,美元回軟,主要受美俄緊張關係升級、隔夜汽油庫存下跌和石油輸出國組織下月或減產等消息影響,最近一個月商品跌、美元升的走勢,又再逆轉了。

  美股早段走軟,但能源股出現自2002年以來最大的三日升幅,帶動杜指微升12點,升幅0.1%,收報11430點。

今次以油價為首的商品反撲,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有關,早前俄羅斯和格魯吉亞開火,局勢稍定後,美國又與波蘭簽訂部署飛彈防禦系統的協議,引發俄羅斯的強烈反響,俄羅斯外交部發表聲明稱,美國計畫在波蘭部署導彈防衞盾,有實際反俄羅斯的意圖,與提升歐洲的安全無關。美俄衝突令市場憂慮可能干擾原油供應,因為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產油國,市場擔心若俄羅斯的原油供應被打亂,刺激油價向上。

油價在8月15日曾低見111.5美元,之後反彈回穩,但昨日的急彈,從走勢看已突破了下降軌,要展開一輪反彈。而高盛早前已估計,油價回落後要再上高位,今年內要見149美元。

  商品價格亦急彈,出現33年以來最大的一星期升幅,統計19隻商品的CRB商品指數昨日急升3.7%,升到405.95,一周升幅更高達6.2%,呢次商品反彈可能已中止過去個多月的商品大跌。自7月1日起,商品指數下跌了14%。

一直是商品大好友的羅傑斯話,商品牛市仍會持續,除非有大量的供應或經濟崩潰。Delta Global Advisors的基金經理Chip Hanlon話,美元下跌令人急急沽售商品,但沽貨可能已沽過籠,如今商品反彈的走勢顯示,商品的跌浪已中止,遲些時又要重上升軌。另外市場亦預期中國奧運過後,會讓停產的工廠重新開工,增加商品的需求。

昨日升得最勁的是鎳,升了8%,可可升6.8%,白金升6.6%,黃金升2.9%,反彈到835.7美元一安士。

另外美元匯價回軟,兌日圓造108.46圓,歐元兌美元亦回升至1.4890,反映美元兌6隻貨幣匯價的美元指數造76.2,跌1%,從圖表走勢看,美元指數見高回落,若下破75.5左右位置,將跌破升軌,確認上升浪結朿。

美元再走弱、油價和商品重新向上,中長線對經濟和股市有壞影響,表示通脹重燃,股市受壓。美股杜指早前在美元大反彈時,造過高位11780點,但咁大好的形勢,也未能再上,可以想像,若美元走弱,油價再升,美股又要再尋底了。

陸羽仁

TOP


信貸危機 (2008/8/25)


  上周尾段金、股、匯、油市大上大落,美元先急抽再急彈,而走勢相反的油價和商品價格就先急彈再急插,認真誇張。

  中環茶友話,個市咁波動,的確罕見,金融市場動蕩不純粹因為經濟,和國際政治有關,俄羅斯和美國就格魯吉亞和波蘭的衝突,令人擔心兩國會擦槍走火,美國國務卿賴斯本來帶領美國官員出席京奧閉幕式,亦因局勢緊張而臨時缺席,改由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帶隊。

外交界中人形容呢次是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以來最大的美俄衝突。美國要在包圍俄羅斯週圍的國家部署導彈防御系統,俄羅斯大力反對,今次終於借親美的格魯吉亞和要分離的地區南奧賽梯的衝突,支持南奧賽梯為名,揮軍入格魯吉亞。美國搞唔掂俄羅斯,唯有加快和波蘭簽部署導彈防御系統,並在區內增兵,令兩國有開打之險。油價就借住打或者唔打的消息大幅上落。

美股杜指雖然借油價回軟,炒番上11628點的水平,但經濟基本面仍然非常差,特別係信貸緊縮,更揮之不去,很可能要一路緊到年底,資本市場的價格顯示,目前信貸緊縮不但無法舒緩,還有機會惡化。

  記得前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在今年6月講過,倫敦銀行同業拆息相對於美國的隔夜調期利率(overnight indexed swap rate,反映交易員估計未來三個月聯邦基金利率的每日平均走勢)的息差,可以顯示信貸市場是否回復正常,現時這個息差是0.77厘,比今年1月時的0.53厘,升了0.24厘,市場估計到12月,英美息差可以升至0.85厘。

  在去年8月次按風暴開始深化前,英美息差在對上10年平均只是0.11厘,格林斯潘話息差回到0.25厘時,信貸市場就回復正常,6月時這個息差一度回落,令他估計風暴可能已見底,不過原來只是假象,到7月時息差又再回升,年底可能再上高位,顯示市場仍然十分水緊。

法國第二大銀行Credit Agricole SA債券部主管David Keeble話,今年底情況可能和去年一樣,信貸更緊,資金會流向最安全的美國國庫債券,今國庫券價格上升。資金緊張令銀行面對去年底以來的第二輪壓力,經濟疲弱將加深銀行的痛苦。

銀行呢個痛苦循環源自次按虧損,市場估計總共要撇帳1萬億美元,現時金融機構合共撇了5040億美元,即是撇了一半,還有一半要撇。金融機構撇了帳就要再集資,以維持資本充足比率,估計短要集資880億美元,股市低迷,能否順利集資都係一個問題。

由於銀行之間都懷疑大家隱藏壞帳,所以有錢都唔想借俾其他銀行,怕借咗俾人收唔番,所以信貸不斷緊縮,利息上升,整個信貸大餅在收縮中。而家再加一樣,環球經濟開始衰退,更令銀行唔敢借錢出街,咁樣的局面,對股市十分不利。一句講哂,這種信貸緊縮的環境,顯示熊市未完。

後記:陸羽仁明天開始外遊,期間不方便上網,明天開始暫停回應網友提問,至本星期尾為止,但網誌和專欄繼續,請諒。

陸羽仁

TOP

發新話題
©2001-2009 3Talk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責聲明及版權聲明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3Talks.com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私人、買賣、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由於討論區是受到「即時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即時留言,若讀者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3Talks.com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留言,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