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 (2008/08/04)
周末網友小兵卒問了一個「財富消失」的問題, 很有意思,可以研究一下。
小兵卒問:「陸 Sir ,您好 ! 不記得在哪裏看過, 世間上的財富是不會無緣無故地消失掉的。美國這次的次按風暴, 大筆撇了賬的財富去了哪里 ? 是哪些人/企業/國家是這次的大贏家呢 ? 他們又會怎樣利用這筆財富呢 ? 會不會是捱過這次低潮後, 這筆財富又會重新在世界的各類市場上流動呢 ? 謝謝 !!」
網友大笨袋鼠答咗幾句:「小兵卒,雖然唔係全部情況如此,有好多消失嘅財富只係紙上富貴,尤其是『mark to market』,只係價格一個,不一定有價值。你手上本來一蚊買來一枝水筆,有條友傻傻地一億買咗一枝,這一刻你都可以話你有一億身家啊。這是撇賬其中一個原因,之前上升入賬為利潤,現在下跌就要撇。其他的,可以係借咗錢啲人唔還,可能係買貨貴買咗,要重新估值,呢啲財富就去咗第二度。唔知仲有無其他原因…… 我等緊『紙上貧窮』,一來希望自己EQ頂得住,二來其他人頂唔順,咁我就可以執到有價值嘅嘢。」
大笨袋鼠講的「紙上富貴」,是我想講了很久的問題。要睇財富如何消失,先要睇財富如何產生,可以先由全球貨幣的主要根源講起。全球最主要的硬貨幣是美元,自從美國取消「金本位」制度之後,發行美元再也不用黃金儲備支持,美國就可以無限制地發行貨幣,美國印銀紙就可以在全世界無限制地購買貨品及服務,你話幾好,當然,她要人家對美元有信心才成,背後就需要全球最強勁的政治、經濟、軍事實力去支撐。
聯儲局發行貨幣,通俗點講就是泵水入市場,就有衍生貨幣及財富的效應。聯儲局泵水通常有兩種形式,第一是美國聯邦政府唔夠錢用就發行國債,聯儲局直接購入,聯儲局大筆一揮,寫出支票,就產生貨幣。美國的銀行借貸要有10%儲備支持,聯儲局泵水1美元入市場,銀行就可以用這1美元借10美元出街,貨幣就此大幅衍生。第二個方法就是所謂「公開市場操作」,聯儲局在市場買入國債,由於它也是寫支票去買,同樣會衍生貨幣。當市場資金增多時,較多資金追逐不變的資產,按經濟學的供求定律,資產價格就會上升,你揸住公司股票,佢o既賺錢能無變,但股價就「無端端」升了(其實是有端端的,就是上述貨幣增生的原因),財富由是產生。再配合埋利息政策,降低利息,令借貸成本減低,好容易就令資金快速流動、增生。
貨幣去到銀行,就有100個方法再衍生,例如按揭,好耐以前,銀行借出按揭貸款,揸住借款業主的一個債權,就無資金再借了,後來出現房利美和房地美那樣的按揭證券公司,把優質的按揭從銀行買走,包裝成按揭證券(其本質是債券)賣出街,銀行拿回錢,又可以再做借錢俾人的生意,銀行左手來右手去,只賺息差,貨如輪轉,生意可以做大好多倍,樓市在資金支持下亦會好旺。但銀行亦有差一點的按揭,但過去無機構會買這些次按,銀行借出的錢就責死了,例如借10美元按揭出街,有5美元係次級按揭,唔可以賣俾人證券化,這5美元就變成不流動了。不過後來金融機構經過發明創新,好有創意咁把質素差的次按和好的債券打包在一起,次按只佔少數,這個全新包裝的產品又攞到AAA的評級,好保險的投資者都可以買。這個過程就如買豬肉搭豬骨那樣,唔覺意就把全部豬骨賣埋出街,過去不流動的次按貸款,又變成流動了,銀行的信貸就此不斷衍生,這就是所謂「槓桿化」。
現今社會,已經好難分開什麼是「紙上富貴」,什麼不是「紙上富貴」了。美國聯儲局自2002年911事件後,為防股市下滑,大力放水,造就了美國股市和樓市的繁榮,錢去到金融體系,衍生再衍生,不斷透過槓桿放大,這就是所謂泡沫了。我們看著大樓起,看著大樓塌,美國樓市崩潰,次級按揭由於以十成或接近十成按揭方法借錢,樓價跌20%、30%,次按自然一錢不值了,正如美國參議員在國會質詢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的問題,為什麼美國可以容許毫無還款能力的借貸人,實際上借到十成按揭去買樓?現時才說要立法禁止這個等如銀行業控制風險的ABC問題,還要2009年底才完成立法?伯南克都唔識答,可能佢心裏會話,問佢上手聯儲局主席格林斯潘好啲,呢啲嘢係佢搞出來o既。美國信貸之鬆馳,由此可見一斑,亦因為這樣,當投資人回歸現實時,和次按債券所有有關證券,一夜之間就變得不值錢了。
通俗點講美國金融業搭起咗一個「大雞棚」,這個雞棚一夜間搖搖欲墮,財富開始被蒸發,美國金融機構眼見自己的資產真的變成「紙上富貴」,你估佢地點回應呢?
陸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