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的博彩方式五花八門,六合彩、3T等,派彩動輒過千萬,多年來令不少人可以一圓橫財夢。就像昨晚的六合彩頭獎,一注獨得2400多萬,中獎者可謂「過肥年」(可惜不是我
)。賽馬會在70年代中才開始舉辦六合彩,在此之前,香港人的橫財夢,就是「中頭獎馬票」。
馬票(粵語讀音「馬標」),是香港早年舉辦的一種結合賽馬與攪珠的彩票形式,於1931年首次由香港賽馬會發行。
馬票可分為大馬票與小搖彩兩種,先以攪珠方式產生入圍號碼,再以一場指定賽事的賽果決定中彩馬票。大馬票每年開獎兩次,後增加至3至4次,包括秋季、春季及夏季大馬票。秋季大馬票以廣東讓賽作為開獎賽事,而夏季大馬票則以香港打吡大賽的結果開獎。大馬票頭獎彩金由早期的數十萬港元,至後期超過100萬港元。早年本港百萬富翁少之又少。大馬票由於獎金豐厚,動輒百萬。因而,每次開彩時,全城哄動,人人爭發橫財夢。小搖彩則於馬季期間每月開獎一次,彩金由早期約1萬港元,至後期約接近10萬港元。
昔日街頭賣馬票者多是老嫗及少年男女街販,他們在馬會買了幾本馬票回來,用一根竹桿,橫插幾條幼枝,懸上衫夾或萬字夾,將一張張的馬票夾著,前往酒樓或在街邊兜售散賣,遇有「大客」者,亦有整本出售。此外,亦有士多舖及街邊煙仔檔,在檔口懸掛散張馬票代售。早年馬票售價每張二元,街販出售,每張賺取一毫「附加費」。當年未有投注站,一般人在茶樓歎茶時,遇有上門兜售馬票者,都視如財神上門,絕無相拒之理,便「撞手神」買一兩張接財神,多付一毫亦不以為貴,有較闊綽者甚至會多付二毫。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47年恢復舉行馬票。至1976年7月,馬會開始舉辦六合彩,而大馬票則於1977年起取消。1999年,馬會為慶祝千禧年而重新舉辦慈善大馬票,共分20款,每張售20港元,以2000年1月1日凌晨舉行的千禧盃作為開獎賽事。
新年將至,大家不妨回顧一下香港人昔日的橫財夢。亦借此機會,和大家拜個早年
恭喜發財!
[
本帖最後由 vwfl 於 2007-2-16 06:44 PM 編輯 ]